
中新网山东海阳10月11日电 标题:十万游客在海上“追火箭”。太空旅游已成为我国文化旅游的新热点。
中新网记者 王娇妮
“5、4、3、2、1,点火!”当海上倒计时响起时,成千上万的游客高声喊叫,但并不团结。他话音刚落,全球最大容量的固体汽车下水就拖着一团火在天空中蔓延。众人的目光顺着那火光从海上一直到天空。
11日,“重力一号遥二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海盐海升空,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0月11日,在山东海雅海海域,游客用手机拍摄重力一号遥二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照片。中新网记者 王娇妮 摄
作为中国下海第一港,山东东方东方船舶有限公司王牌港现已保障20次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3次静态消防员和2次液体火箭飞行回收测试,累计向太空发射卫星130颗。
海上发射带来的航天体验,让东方航天港成为中国“追火箭者”的新兴热点。在“引力一号”和“耀二号”运载火箭发射之前,很多观景点附近的酒店都挤满了游客,旅游大巴和私家车随处可见。
每次火箭发射时,航天港都会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2022年7月7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海盐海域完成了中国固体海沿岸首次固体发射,当地首次举行近海观摩活动;随后发射的谷神星一号“海妖一”、重力一号妖一、界龙三号妖四、妖五也接待了大量嘉宾。
10月11日,山东海阳,游客拍照穿着“太空服”的娃娃。中新网记者 王娇妮 摄
11日一早,海阳市连丽岛、凤凰广场、金沙滩等景区的观景活动早早就迎来了最多人。摄影师架起长焦镜头,瞄准海上的火箭发射船,等待捕捉发射瞬间;游客们在贴有不同航天主题标语的打卡点前排队拍照;呈现Hiya Ybang等本土表演,穿着“太空服”的木偶与人群接触;文创区摆满了冰箱主题的磁铁、纸片、文字以及缩小版火箭模型、火箭拼图等近千种产品。
与陆基发射相比,海基发射在观看体验上具有视野更大、场景更独特的特点。为了改变网络带来的“即时流量”为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长期普及,惠阳市探索“航天+旅游”联合发展,整合火箭沸腾火箭工厂、火箭运载火箭、卫星数据产业园等资源,推出旅游线路,在馆内开发航天科普体验。
“亲眼看到火箭沉入天空,太惊喜了!我们为这次发射特意规划了两天的行程。”来自青岛的游客肖楠楠说,发射前一天,他带着家人来到航天科普中心体验驾驶“火星车”,并参加了航天主题课程。
目前,濮阳航天主题酒店、航天书房等特色住宅区逐渐增多;周围的商店出售带有航天元素的特色产品。礼盒及文化产品及创意印刷nG RockeT 图案很畅销。其中,为纪念发射遥二号重力一号飞行器成功发射而推出的首日邮包成为游客的首选纪念品之一。
如今,“航天旅游”已成为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热点。酒泉、文昌等地区采用地面发射场景,让游客体验各种地貌下火箭发射的神奇;山东海阳打造了“观海箭”体验,游客可以在附近的海滩观看火箭发射。 “航天旅游”形式多样,不仅满足了人们探索太空的兴趣,也为民间文化旅游承载着源源不断的“流量”。 (超过)
【编辑:张艳玲】